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我市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中共德阳市委八届十五次全体会议进行了研究,作出如下决定。
一、坚定不移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创新驱动战略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扛起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重大使命
(一)深刻领会重大意义。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创新已成为重塑全球和区域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和长远角度,对创新发展作出战略性擘画和系统性部署,先后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深入贯彻中央精神,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对全省创新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加快建设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打造成德眉资创新共同体等重要要求,为德阳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明了前进方向。
德阳地处成德绵创新走廊,是国家创新驱动示范城市、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先行示范区、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央企科研能力较强,产业基础较好,职教资源富集,在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加快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德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有利于持续推进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创新策源地建设,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形成更多世界级高端产品和技术,抢占世界能源装备、油气钻采设备等重大技术装备“制高点”和“话语权”;有利于德阳主动融入国省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借力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加速汇聚各类创新要素,形成创新策源和成果转化靶向对接、精准匹配的联动发展格局,提升德阳在全省全国创新版图中的战略位势和区域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探索形成重大需求为导向、成果转化为主线、协同创新为动力、成果产业化为目标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模式,畅通“实验室”到“应用场”通道,显著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规模与质量;有利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积极抢占新赛道、塑造新优势,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锻造面向未来的核心力量;有利于优化创新制度环境,增强各类创新主体活力,打造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营造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创新生态。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战略站位,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刻把握国省战略赋予德阳的使命任务,充分发挥德阳创新发展比较优势,加快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以科技创新引领带动全面创新,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二)准确把握总体要求。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全面落实“四个面向”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主动链接全球全国创新资源,聚焦优势主导产业,以实体企业为主体,以重大创新平台为载体,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牵引,进一步增强德阳科技创新的集聚度、活跃度、开放度、贡献度,努力成为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为科技强国、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建设作出德阳贡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必须坚持“一个引领”,即坚持以建设成德眉资创新共同体为引领,加强战略协同、规划联动、政策对接,打造集聚各类创新要素的“强磁场”,为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创新供给、市场需求及应用场景支撑。必须突出“两大任务”,即一手抓科技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一手抓制度创新,在创新主体培育、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环境优化等方面持续用力,着力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健全科技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必须强化“三级联动”,即以天府旌城为主体,突出创新研发、技术交易、孵化加速、人才培养、科技金融功能定位,高标准建设德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核心功能区;以德阳经开区、德阳高新区、天府数谷、凯州新城、罗江经开区、什邡经开区、绵竹高新区等特色产业功能区为支撑,突出小试中试、熟化加速、产业承接、服务提升功能定位,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落地区;以五大主导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重点,强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高校院所、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合作,形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生态圈。必须实现“四个提升”,即加快“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进一步提升我市在全省全国创新版图中的战略地位;打造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进一步提升区域综合创新能力;健全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体系,转化一批高质量科技成果,进一步提升创新体系运行质量和整体效能;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上迈出更大步伐,进一步提升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三)全面落实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聚力解决原始创新动力不足、成果转化能力不强、转移转化渠道不畅、创新主体活力不够、创新体制机制不活等问题,推动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综合创新力明显增强。保持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到“十四五”末达到3.5%,国省重点实验室、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数量较“十三五”末翻一番,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件,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创新产品。
——产业创新力明显增强。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8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40%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00家,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达到20家,高端引领、优势凸显的现代产业生态圈初步形成。
——成果转化力明显增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00亿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000项以上,引进培育技术经理人200名,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10家以上,在孵企业600家以上,科技领军人才(团队)、“英才计划”等高端创新人才超过500人,“十万万千”工程深入推进,功能完善、运行高效、市场主导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基本建立。
——创新驱动力明显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创新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新经济应用场景持续涌现,区域协同创新格局基本形成,科技支撑民生保障、城市治理、生态环保等领域场景应用示范成效明显。
二、主动融入国家和全省科技力量建设,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
(四)深度融入成德眉资创新共同体建设。积极融入成都都市圈高质量紧密型创新生态圈建设,构建成德间创新平台协同共建、创新主体联动发展格局,率先实现发展理念相通、要素流动畅通、科技设施联通、创新链条融通、交通体系互通、人员交流顺通,促进地区产业生态协同成势、产业能级整体跃升。依托天府旌城、德阳经开区、德阳高新区、天府数谷等科技创新主阵地,创建一批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院士(专家)产业园,构建“总部+基地”“研发+转化”“终端产品+协作配套”产业发展格局。以共建区域技术转移转化联盟、技术交易市场、产业协同创新发展联盟、大型试验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为抓手,深入推进成德绵科创走廊建设。探索共建科创资金池,推进创新券跨市共用,推动成德眉资资源共享。
(五)加快建设战略科技平台。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基础共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研发,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省上重点发展方向,积极争取天府实验室在德阳统筹布局,跻身创建国家实验室的“预备队”。锚定建设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面向“碳达峰、碳中和”国家重大需求和建设清洁能源基地的重大生产力布局,积极争取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战略科技平台,全力支持“长寿命高温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电力装备与系统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围绕清洁能源、碳基能源、氢基能源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重点实施重型燃机、大容量高水头冲击式水电机组、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氢能装备与燃料电池、国产自主ORC发电关键技术、大型海上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研制等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工程,锻造一批“国之重器”,提升能源装备核心技术全球竞争力。
(六)构建产业创新平台体系。加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工程化研究,打通“研发—工程化—产业化”创新链条,实现更多“从1到10”的重点创新产品和重大技术装备。加快创建一批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载体。聚焦装备制造产业,积极推动国家先进材料及装备制造创新中心、海上风电原创技术策源地等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建成国家发电设备机械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聚焦食品医药产业,推动“国产雪茄烟叶资源工业高效利用研究实验室”创建省重点实验室。聚焦先进材料产业,积极推动纤维复合材料、风能热固塑性基体树脂材料等省级产业创新平台建设。聚焦通用航空产业,支持“民机火灾科学与安全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航空模锻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聚焦现代分子生物学和信息技术,开展作物种质资源育种攻关,支持“西南安全高效作物遗传改良与利用实验室”创建省重点实验室。
(七)着力打造功能服务平台。加快构建孵化、加速、中试和产业化的全链条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实现更多“从10到100”的产业化成果。依托德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德阳科创通”“天府科技云”等,畅通科技成果供需信息通道,强化创新资源与技术需求有效对接,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综合性、专业化服务保障。加强与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中国技术交易所、国内高校院所等科技成果源头对接,加快建设高标准交易市场体系。构建知识产权协同创新体系,推动主导产业高价值专利育成中心、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服务中心和四川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德阳分中心建设,形成一批高质量专利和高价值专利组合。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双创示范基地,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链条科技孵化体系。依托产业功能区标准化厂房布局建设一批中试基地,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聚焦专业服务领域,引进培育一批检验检测、技术交易、知识产权等中介服务机构,努力构建高价值、新模式、有活力的高技术服务业产业体系。
三、坚持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融通发展
(八)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产业链创新链打造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实施“大树新芽”计划,建立龙头企业科技成果孵化体系,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支持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完善中小微企业孵化育成体系。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单项冠军和“链主”企业,实现由小到大、由成长型到平台型、领军型梯次升级。建立市县两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资金,重点支持企业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创新。深度挖掘潜力企业,建立高成长企业培育库,开展种子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引导民营企业持续增加创新投入,支持其参与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加大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产品研发推广应用支持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支持企业参与“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科创赛事。
(九)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制定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完善五大主导产业补链清单,加快关键环节重点企业培育、重点产品开发和重点技术攻关,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升级专项行动,支持装备、化工、食品、制药等行业企业对关键工序的核心装备进行升级换代。加快产业功能区创新发展、集约发展、专业发展、绿色发展,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提档升级,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创新力和亩产效益。建立重要零部件和原材料全球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
(十)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依托关键共性和前沿引领技术突破,重点发展新型能源、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节能环保等高端装备产业,加快发展先进功能材料、新型化工、绿色建筑等先进材料产业,创新发展创新药、原料药、中成药等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打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强化乡村产业振兴科技支撑,加大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推广应用,加快建设智慧农机装备产业园、丘区山区农机装备创新中心,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农机装备产业发展基地。推动文旅和科技融合发展,围绕三星堆文化、三国文化、年画文化、工业文化等领域,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的文化科技融合“园中园”,争创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强化健康德阳建设科技支撑,推进重大疾病防控、重点人群健康保障、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等重点领域科研攻关。
四、坚持数字赋能产业发展,加速建设四川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先行区
(十一)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5G独立组网核心网建设与商用,全面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商用部署,为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建成千兆宽带全光网城市,建设“云上天府云计算中心”,推进超高速、大容量骨干光纤网络持续扩容升级,构建面向5G和云计算的智能IPv6网络,提升大宽带、低时延、广连接的高效网络供给能力。实施产业功能区物联网全覆盖工程,加快物联网金融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推广物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在智能制造、环境监测、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水利等多领域创新应用,加强智能停车场、智能仓储、多功能路灯杆等新型物联网模块化建设。
(十二)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科技创新,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发展,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新型显示、电子元器件、智能终端、跨境电商、软件开发等产业,加快推进凤翥湖数字软件园一二期建设,形成天府数谷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特色数字产业集群。打造标杆型智慧城市,建成西部单体规模最大的大数据中心,加速北斗导航、物联网、智能摄像头等数据向云平台汇聚整合,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实施数据治理工程,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化改革。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乡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打造一批智慧楼宇、智慧小区、智慧社区和智慧乡村。
(十三)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坚持“科技创新+产业融合”理念,积极探索老工业城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代化新路径,加速构建线上线下无界融合全新产业生态体系,利用数字技术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赋能传统产业,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强数字场景开发与应用,打造数字制造产业集群,建立“1+5+N”工业互联网中心,建设全国一流的“5G+工业互联网”先导区。实施智能制造行动,推动产品设计、生产流程、市场开发等数字化,支持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无人工厂、灯塔工厂。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培育网络体验、智能零售、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向融合发展示范区。加快数字农业发展,推进农业生产、加工、仓储、流通、销售等环节数字化改造。
五、坚持创新人才第一资源理念,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潜力
(十四)激发企业家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鼓励企业家将创新创业作为终身追求,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要素集成和组织的主体作用,持续推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实施创新型企业家培育工程,造就一批既懂科技又懂市场的创新型企业家。建立常态化的企业技术创新对话、咨询制度,鼓励企业家参与科技创新政策、规划、标准制定和立项评估等工作。发挥优秀企业家示范带动作用,邀请列席重要会议、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推荐优秀企业家到政府部门挂职,对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等有突出贡献的予以表扬和宣传,切实提高企业家政治待遇、社会地位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十五)加大高端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加快编制德阳产业发展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实行“一人一策”招引计划。大力实施“领军人才”等人才工程,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对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开展人才交流活动,拓宽高端创新人才引进渠道。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采取顾问指导、兼职服务、联合攻关、对口支持等方式柔性引才。扩宽人才绿卡服务事项,细化完善人才安居、子女教育、家属就业等服务措施,探索人才“一站式”综合服务。
(十六)壮大高水平工程师队伍。紧扣创新发展需求,实施硕博人才倍增计划,加强基础型人才引进和培养,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工程师队伍。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引才用才、培养研究生,拓宽工程师引进培育渠道。加强青年人才储备培养,加大急需紧缺专业大学生招引力度,对引进的硕士、博士给予安家费、人才公寓等政策支持。
(十七)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方向,持续深化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行“订单式”“现代学徒制”“企校双师联合培训”等培育模式,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教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推进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加大德阳工匠培养力度。健全高技能人才职称评审制度,全面贯通高技能人才与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
六、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创新网络,加快构建科技开放合作新格局
(十八)深化与国内重点区域的创新合作。建立跨区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多方联动机制,主动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创新资源密集区域,加强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头部企业、链主企业、风险创业资本的科技创新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创新联盟和科技创新基地。支持重点园区、龙头企业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创新高地建设异地孵化载体,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精准孵化。加强与中关村、上海张江、珠三角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资源链接,争取能源装备、轨道交通等一批与德阳产业关联性强的国家重大创新项目,吸引人才、技术、科研成果等优质创新资源汇聚德阳。
(十九)集聚国际创新资源。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鼓励企业等创新主体积极参与“海科会”“进博会”、汉诺威国际工业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开展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打造一批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用好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德阳协同改革先行区、中国(德阳)跨境电商综试区等优惠政策,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创新合作。积极争取国外知名应用研发机构和技术转移机构落户德阳,推动国际技术转移合作,在国际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二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走出去。依托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等优势,融入长江经济带、中蒙俄经济走廊、“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德阳综合保税区、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建立海外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分支机构,鼓励涉外企业开展境内外投资和项目承包,参与东盟、中亚、中东欧等重点区域的科技创新竞争,提升行业和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专利转化为竞争力强的创新产品,实现由“德阳制造”到“德阳创造”转变,推动成套发电设备、油气钻采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走出去”,勇闯行业“无人区”,开辟市场“新蓝海”。
七、深化机制创新突破体制障碍,不断优化创新创造生态环境
(二十一)健全财税投入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建立市县两级科技专项经费逐年增长机制。改革财政科技支出管理方式,深入推进财政科技支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科技创新长周期考核和科研项目绩效分类评价。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综合运用后补助、贷款贴息、风险补偿、保费补贴等方式,引导更多市场主体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企业创新活动风险承受能力。发挥税收优惠政策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全面及时落实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收优惠,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对创新型企业符合条件的资本性支出,允许在支出发生当期一次性税前扣除或加速折旧和摊销。
(二十二)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推动科技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创新,形成多层次、多产品金融服务体系。强化政银保企联动配合,实施科创金融服务“星辰计划”,加强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等经验推广应用,建立德阳“科创贷”政策体系。引入社会资本联合设立天使投资基金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金,吸引支持创业机构、投资机构、私募股权基金到德阳集聚发展。深化与沪深交易所、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合作,开展企业上市辅导服务,打通企业上市通道。支持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在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有效集聚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建立科技型企业上市培育名录库,为入库企业提供“专管、专员、专班、专策、专资”综合服务。强化土地资源配置,优先保障高新技术产业和科研用地需求。以建设宜居安居的公园城市为引领,深入推进新时代美丽德阳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城市能级,完善服务功能,增强对各类创新资源要素的吸引力。
(二十三)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改进科技项目组织方式,实施“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优化服务创新的政务环境,做好“加减法”,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各类创新主体办理证照、税务、社保等开设“绿色通道”。建立统一的惠企政策发布平台,举办营商环境建设沙龙、政企对话等活动,构建亲清政企关系。推动建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容错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允许试错、尽职免责的创新环境。大力发扬科学家精神,加强科普工作,培育崇尚科学的创新文化。完善人才分类评价标准和方式,建立以能力、实绩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深入推进科研人员减负专项行动,探索开展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试点,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深化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检察、审判“三合一”和部分案件提级管辖等改革,加大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培育力度。开展德阳市“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等评选,积极营造创新创造氛围。
八、坚持党对创新发展的全面领导,凝聚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强大合力
(二十四)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组织协调,统筹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实施,完善创新发展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市科技领导小组,强化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统筹领导。领导小组下设专项工作组,协同推进高能级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创新人才引育等工作。健全科技创新决策咨询制度。
(二十五)强化督查考核。建立健全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技术合同登记额、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等创新指标考核权重。建立县级区域创新指数发布机制,开展科技竞争力评价研究,引导激励各区(市、县)和重点产业功能区持之以恒推进科技创新,建立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强化激励和约束。
(二十六)推动政策落地。争取国省各类科技专项资金支持,集中财力对市内重大项目、重大技术攻关难题、科技成果转化等给予重点支持。研究出台德阳市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政策,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平台载体、成果转移转化项目的支持力度。对不符合科技创新发展要求的相关政策文件,及时按程序废止或修订。加强监督保障,突出政治监督,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推动科技创新的各项政策落地落实。